广州工艺品特产

热度:80℃

保滋堂保婴丹制作技艺

来自:广东省广州市

保滋堂保婴丹制作技艺

中文名:
保滋堂保婴丹制作技艺
城市:
广州市
区:
分类:
工艺品
细分类别:
制作技艺

相关推荐

保滋堂保婴丹制作技艺简介

保滋堂创立于清康熙八年(1669),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商务部首批认定的“中华老字号”。创始人潘务庵本着以诚信立业的理念,根据民间验方首创保滋堂保婴丹,成为治疗小儿急惊风的良药,并传承至今,远销海外。

保婴丹的处方由26味药组成,虽命名为“丹”,实际上却是散剂,特别适合治疗小儿急惊风等疾病。

由于保滋堂保婴丹坚持尊古、继承的中医制药理念,从组方、药效、剂型乃至包装,都一丝不苟,尊用古法。因此在海内外深受欢迎,被广大华侨称为“古方正药”。

保滋堂保婴丹制作技术上的另一个特点是“以蜡壳包装散剂”,有效地防止了药品受潮,便于长期保存和取用。

然而,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广州中一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保婴丹只供外销,内地市场一片空白。保滋堂保婴丹传统制作技艺在国内处境尴尬,濒临失传,亟待挖掘和保护。

制作技艺相关科普

制作:用原材料做成各种不同的作品。更多

中文名:制作技艺
外文名:Make

其他【制作技艺】特产推荐

广州市相关资讯

保滋堂保婴丹制作技艺百科

保滋堂保婴丹制作技艺,流传于广东省内的传统医药技艺,国家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保滋堂最早由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在广州双门底开办,兼营诊病与制售成药,他根据潘务庵民间治疗小儿惊风痰涎的验方自行研制出保婴丹,一时行销于世。其后,保滋堂先后在佛山、潮州、梧州等地开设分店,其保婴丹也随之销往各地,上世纪三十年代起,保婴丹远销东南亚及秘鲁、古巴、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

中文名:保滋堂保婴丹制作技艺
创始人:潘务庵
非遗类别:传统医药
非遗级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批次:第三批
申报地区:广东省医药行业协会

广州市简介 更多

广州,广东省辖地级市,简称“穗”,别称羊城、花城,地处广东省的中南部,珠江三角洲的北缘。东连惠州市博罗、龙门两县,西邻佛山市的三水... 更多
行政级别
地级市
拼音
guangzhoushi
区划代码
440100000000
车牌代码
粤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