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民俗特产

热度:55℃

七夕节(天河乞巧习俗)

来自: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

七夕节(天河乞巧习俗)

中文名:
七夕节(天河乞巧习俗)
城市:
广州市
区:
天河区
分类:
民俗
细分类别:
习俗

相关推荐

七夕节(天河乞巧习俗)简介

广州天河区、番禺区、黄埔区一带把七夕乞巧节称为“七姐诞”,又叫“七娘诞”、“摆七娘”、“拜七娘”,是岭南古老乞巧民俗的存续。清代末期,广州形成了上九甫、下九甫、第十甫等专卖女子用品的乞巧街市。

七夕之日,由社区组织“拜七娘”仪式,祭拜对象除了牛郎、织女二星,还有织女的6个姐妹。社区女性展示手工艺制品,是“摆巧”活动的主要内容。扎制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人物玩偶栩栩如生,植物、器物造型活灵活现,斗智斗巧,尽展才艺,“对影穿针”延续古风。社区剧团还演出牛郎织女故事。

“七姐诞”乞巧习俗在澳门以及东南亚地区也很流行。传承保护这一遗产对于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亦有民俗学研究价值。

习俗相关科普

习俗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xí sú,是习惯风俗的意思。习字最早见于,字形作习,上部是鸟羽毛的象形,下部是声符。《礼记·乐记》等均有相关记载。更多

中文名:习俗
外文名:custom
释义:习惯、风俗
最早出现:商代甲骨文
形象:上部是鸟羽毛的象形,下部是声符

七夕节(天河乞巧习俗)百科

七夕节(天河乞巧习俗),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传统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七月七(七夕),人称“七姐诞”,即七姐的诞辰日,因拜祭活动在七月初七晩上,故称“七夕”。乞巧是七姐诞的重要习俗之一。

广州市乞巧节习俗主要流行在天河、黄埔、番禺等区。天河区、番禺区、黄埔区一带把七夕乞巧节称为“七姐诞”,又叫“七娘诞”“摆七娘”“拜七娘”,是岭南古老乞巧民俗的存续。清代末期,广州形成了上九甫、下九甫、第十甫等专卖女子用品的乞巧街市。七夕之日,由社区组织“拜七娘”仪式,祭拜对象除了牛郎、织女二星,还有织女的6个姐妹。社区女性展示手工艺制品,是“摆巧”活动的主要内容。扎制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人物玩偶栩栩如生,植物、器物造型活灵活现,斗智斗巧,尽展才艺,“对影穿针”延续古风。社区剧团还演出牛郎织女故事。

2011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申报的七夕节(天河乞巧习俗)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项目编号:Ⅹ-4。

中文名:七夕节(天河乞巧习俗)
批准时间:2011年
非遗级别:国家级
申报地区: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
遗产类别:民俗
遗产编号:Ⅹ-4
保护单位:广州市天河区文化馆

天河区简介 更多

天河区,隶属于广东省广州市,位于广州市东部,1985年由广州郊区分出组建,东与黄埔区相连,南与海珠区隔珠江相望,西到广州大道与越秀区相接,北与白云区相邻,行政区域总面积137.38平方公里,下辖21个街道。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天河区常住人口2241826... [详情]
行政级别
市辖区
所属城市
广州
区划代码
440106000000
车牌代码
粤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