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花娘娘的传说

    区域广州市黄埔区 分类民俗 类型传说

    金花娘娘,又称金花夫人,广州人称其为“送子娘娘”。金花娘娘是广府人传说中的生育女神,缘起于广州,普及全省各地,以珠三角一带为最。金花是岭南本土的神。广东地处岭南,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文化上长期受中原地区影响。唐宋以来,广州作为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城市,也受到中东及西...[全部]

  • 迎春花市

    区域广州市 分类民俗 类型

    广州的花市,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广州特有的传统民俗。这与广州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民俗传统不无关系。广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为21.7℃,年降雨量为1982.7毫米,平均相对湿度为77%。广州地区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四季常青,繁花似锦,素有...[全部]

  • 畲族拜祖公图

    区域广州市增城县 分类民俗

    增城市正果镇兰溪洞的深山中有三条畬族小村落,住着近70户的畬族村民。这里是广州市境内唯一的少数民族聚居地。畬族村民藏有一幅珍贵的祖图(图腾),图中显示他们的祖先是个龙犬盘瓠(狗头人身狗头王)。祖图分为盘王殿、盘王棺木、盘蓝雷殿、唐法王殿、盘王墓等几个部分。畬族人对...[全部]

  • 粤曲

    区域广州市 分类民俗 类型曲艺

    粤曲广东省最大的汉族戏曲剧种。流行于广东、广西的粤语地区、港澳及海外粤籍华侨聚居的地方。源于戏曲声腔,清道光初期,由八音班的乐工清唱而萌发。同治初期,经失明女艺人“师[全部]

  • 广东木偶戏

    区域广州市荔湾区 分类民俗 类型

    广东木偶戏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汉族传统戏剧。有700多年历史,广东的木偶戏种类很多,计有杖头木偶、提线木偶、铁枝木偶、布袋木偶等。各自分布在省内粤语、潮语、客家话、雷州话等文言区,各个种类的木偶雕刻制作、操纵技艺以及艺术风格,彼此有异,丰富多彩,均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汉...[全部]

  • 盆景技艺(岭南盆景技艺)

    区域广州市 分类民俗 类型盆景

    盆景技艺(岭南盆景技艺)“岭南盆景艺术”是中国盆景艺术五大流派之一,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盆景艺术创作者在历代盆景艺术熏陶或师传口授下,受岭南地理、气候、植物(石种),以及文化艺术、风土人情、欣赏习惯影响,结合作者思想、性格、艺术修养,通过长期实践,形成了岭南“...[全部]

  • 沙湾何氏广东音乐

    区域广州市番禺县 分类民俗

    沙湾何氏广东音乐申报区域:番禺区广东音乐是流行于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及广府方言区的传统丝竹乐种,是岭南民间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以轻、柔、华、细、浓的特点和清新流畅、悠扬动听的岭南风格备受民众的喜爱,影响遍及大江南北,流行于世界各地的华人社区。广东音乐自明清以来...[全部]

  • 广州戏服制作技艺

    区域广州市 分类民俗 类型制作技艺

    广州戏服属岭南刺绣服饰之一,它随粤剧的产生而发展,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早在清朝康熙年间,就有一批手工艺人聚集在状元坊一代,从事戏服制作。戏服的制作工艺复杂,需投入的制作成本很高。一套戏服一般至少要七八米布料,同时需要大量的金线、珠片等配件。戏服款式按生、旦、...[全部]

  • 西关正骨

    区域广州市荔湾区 分类民俗

    西关正骨是历史悠久的岭南伤科的典型代表,它形成于明清之际而盛行于清末民初,有近三百年历史。西关正骨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完整的治疗原则及方法。手法理伤、杉皮夹板和百年名药被誉为“西关正骨三宝”,是岭南名医何竹林、李广海后裔李家裕等名医的经...[全部]

  • 敬修堂传统中药文化

    区域广州市越秀区 分类民俗 类型

    二百多年来,敬修堂恪守创始人钱树田倡导的“敬业修明、广施妙药”的经营宗旨,以发展医药造福人民为自己的光荣使命。“敬业修明”出自孔子的《论语》:“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修明者,积极进取发扬其业也。”可见开创敬修堂的先驱们,他们在开办敬修堂的时候并不把追求利润作为...[全部]

  • 小柴胡制剂方法

    区域广州市 分类民俗

    小柴胡制剂方法小柴胡汤出自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是《伤寒论》首方,以后历代医家多有引用,是我国几千年传统医药文化的典型代表。白云山光华药业的前身唐拾义药厂成立于1912年,20世纪80年代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将药物提取物与适宜辅料结合制成的小柴胡颗粒状制剂...[全部]

  • 海珠咸水歌

    区域广州市海珠区 分类民俗 类型

    咸水歌是渔民操广州方言演唱的一种渔歌,又称“白话渔歌”,主要流传于中山、珠海、番禺、顺德、东莞、台山等地。此外,广东沿海其他地区如阳江、电白及香港长洲岛、澳门等地有与“正宗”咸水歌曲调相近的渔歌。上述这些地区长期同大海的咸水打交道,咸水歌之得名即与此有关。咸水歌...[全部]

  • 民间信俗(盘古王诞)

    区域广州市花都区 分类民俗

    盘古王诞花都盘古王诞是汉族盘古崇拜与瑶族盘瓠崇拜在岭南的融合。每年农历八月十二日为盘古王诞日,整个诞庆活动持续四天四夜。活动期间除祭拜仪式外,还有大戏(粤剧)演出、闹花灯、醒狮表演等。盘古王诞与瑶族“盘王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反映了古老的瑶族盘瓠崇拜和社祭文化...[全部]

  • 春节习俗(掷彩门)

    区域广州市从化县 分类民俗 类型习俗

    掷彩门是从化富有特色的民间喜庆活动,是从化人民祈盼和追求美好生活的体现。从化流溪河两岸乡村是保存这种传统的广州年俗喜庆节目最齐全的地区,闹彩门活动一直从明清年间流传至今。“彩门”寓意着“彩数”、“好彩”,意即好运气、吉祥之兆。每年正月元宵前后,从化各处乡村皆举行...[全部]

  • 潘高寿传统中药文化

    区域广州市 分类民俗 类型

    广州潘高寿药厂,最早为潘百世、潘应世兄弟于清光绪16年(1890年)在高第街创设的“潘高寿长春洞药店”,后一直由家族传承,已有100余年历史。上世纪30年代研制了止咳化痰新药,并定名“潘高寿川贝枇杷露”,此后即树起潘高寿药行招牌,以专营枇杷露而迅速驰名,先后在韶关、香港、澳...[全部]

  • 番禺鳌鱼舞

    区域广州市番禺县 分类民俗 类型

    番禺区鳌鱼舞源远流长,相传是由浙江传入的“鱼灯舞”发展而成。沙涌村居住着江、幸、胡三姓,三姓氏均世代做鳌鱼舞。三姓原籍浙江省奉化县金鳌村,先祖于明洪武年间随南征大军来广东驻守南疆,后在番禺落户时把从原籍带来的鱼灯舞发展成鳌鱼舞。番禺沙涌世代相沿有“鳌鱼会”,每九...[全部]

  • 岭南传统天灸疗法

    区域广州市 分类民俗

    岭南传统天灸疗法天灸疗法又称药物灸、发泡灸,是采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敷贴于穴位或患处,通过局部皮肤自然充血、潮红或起泡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天灸疗法是中国传统医学智慧的结晶,历史悠久、群众基础广泛,治疗过程采用纯天然绿色草药,简便、安全、价廉、疗效好,适合岭南气候...[全部]

  • 岭南古琴艺术

    区域广州市 分类民俗 类型艺术

    岭南古琴,至迟在汉代便逐渐发展起来,历代都出现不少有名的琴人,写作了不少琴学的典籍,创造和保藏了不少有名的古琴乐器和琴谱。早在南北朝时期,广东曲江人侯安都(518-562年),就有很高的琴艺造诣。南宋末年,金元入侵中原,南宋皇帝-南迁至冈州崖山,中原琴艺也在冈州留下一批...[全部]

  • 萝岗香雪的故事传说

    区域广州市黄埔区 分类民俗 类型传说

    萝岗香雪的故事传说是伴随萝岗香雪的盛名而流传开的。早在明代中后期,萝岗香雪便已声名鹊起,可以推测萝岗香雪的故事传说已流传了数百年。萝峰山上玉岩书院有不少与萝岗香雪有关的文物古迹,如:玉岩殿的一副清代对联:“泉石清幽,地僻千年,一洞烟霞堪入画;峰岚拥护,天围四壁,...[全部]

  • 采芝林传统中药文化

    区域广州市越秀区 分类民俗 类型

    采芝林创立于清朝嘉庆年间(公元1806年),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先后经历了数代人的悉心经营,逐渐发展壮大。2008年原广州市药材公司正式更名为广州采芝林药业有限公司,标志着这一有着悠久历史的中药老品牌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2006年11月国家商务部授予采芝林“中华老字...[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