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民俗特产
热度:57℃
九峰山歌
来自:广东省韶关市乐昌县
乐昌市九峰镇,位于广东省北部,南岭山脉的南部,境内群峰叠嶂,农民开门见山,上山砍伐,爬坡耕种,寂寞之时唱歌解闷,有情之时以歌道情……初始时叫“唱山歌”,因此类山歌曲调传唱于九峰地域,故统称“九峰山歌”。
“九峰山歌”现共有五个曲调:“刘莎妹”、“下南京”、“过山帮”、“九峰山歌”、“牛尾村山歌”、“刘莎妹”唱的是与木头有关的劳动、贸易、生活,因此又叫“刘莎妹杉木歌”,歌词从上几代一直沿用至今,没有改动并且唯此一词;“下南京调”用于男女互相道情、0,多用于对唱,唱者大部分是年轻人;“过山帮调”在高山上唱,腔很高,拉音很长,很随意,歌词不要求工整,甚至可以有曲无词,“九峰山歌”歌词涉及范围很广,无所不包,任何事情都可用此调唱,是民间使用最广泛的;“牛尾村山歌”略带悲音,一般为妇女所唱,用于诉说心事。
“九峰山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娱乐价值、民俗学研究价值、实用价值。艺术价值体现在曲调的多样化,音调的优美,音律与其它客家山歌不相同,自成一格;娱乐价值表现在它娱人娱己,自由参与,充分发挥,畅快淋漓;民俗研究价值在于可以从歌词中发现和挖掘出当时当地的民情、民风、民貌;实用价值是通过唱咏,可以传递信息,其宣传、教育功能,为其它形式所不可代替。
山歌是指人们在田野劳动或抒发情感时即兴演唱的歌曲。它的内容广泛,结构短小,曲调爽朗、情感质朴、高亢、节奏自由。《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国风》部分即是从各地搜集的民歌而成,也就是现代意义上的山歌。 山歌,主要集中分布在高原、内地、山乡、渔村的汉族地区和少...更多
韶关水费分为三档,第一档在30立方米以下,每立方米为2.98元,第二档在31立方米到38立方米之间,每立方米3.82元,第三档在39立方米以上,每立方米6.34元。
韶关的电量分三档,每档分夏季和非夏季,第一档夏季每户每月用电量在260度以下,非夏季每户每月用电量在200度以下,价格是0.5908/度,第二档夏季用电量在201度到600度之间,非夏季用电量在201度到400度之间,价格是0.6408/度,第三档夏季用电量在601度以上,非夏季在401度以上,价格是0.8908/度。
韶关的天然气价格分三个档,第一档在350立方米以下,每立方米3.85元,第二档在350立方米至500立方米之间,每立方米4.24元,第三档在500立方米以上,每立方米5.01元
韶关电费价格分为三档,第一档在260度以下,每度电价为0.5802元,第二档在261度到600度之间,每度电价为0.6302元,第三档在601度以上,每度电价为0.8802元。
韶关车管所位于广东省韶关市武江区公安局旁,上班时间是周一至周五的上午八点至十二点,下午的一点半到五点,24小时咨询热线是(0751)8462963,要注意好工作人员上班时间,以免出现意外。
身边有家人朋友来(返)韶关第一时间应该主动向所在地的社区、工作单位或所住酒店进行报备,配合做好各项健康管理措施,履行个人防控责任。
九峰山歌,流行于广东省韶关市乐昌市的传统音乐,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九峰山歌是用客家话演唱,流传于乐昌市九峰镇的传统民歌,初始时叫“唱山歌”,因此类山歌曲调传唱于九峰地域,故统称 “九峰山歌”。九峰山歌属于民间音乐。主要流传地为九峰。“九峰山歌”现共有五个曲调:“刘莎妹”、“下南京”、“过山帮”、“九峰山歌”、“牛尾村山歌”、“刘莎妹”唱的是与木头有关的劳动、贸易、生活,因此又叫“刘莎妹杉木歌”,“九峰山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娱乐价值、民俗学研究价值、实用价值。
九峰山歌在社会学、心理学、民俗学研究上均有一定的价值,也是民间音乐的一份宝贵资源。但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现代文化传媒的发达,唱山歌已不再成为人们满足情感需要和消遣娱乐的重要方式。
2007年6月18日,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入广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